武汉7月2日电(记者 向爱盟 秦贝尔) 烈日当空,黄柏河面热浪蒸腾。7月2日上午,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“山水梦行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,身着被汗水反复浸透的衣衫,手持长杆,俯身于清漂船边,与获评“中国好人”的清漂队长毕家培一同打捞漂浮物。这不是一次寻常的参观,而是一场身体力行的“沉浸式”劳动教育课。青年学子们在躬身实践中,真切触摸到了守护一江清水的艰辛与重量。
自2003年与黄柏河结缘,毕家培已在清漂一线坚守21载。面对围拢在身边的青年学子,这位皮肤黝黑、双手粗糙的队长分享了他的“清漂哲学”。他带领学生们辨识不同水域垃圾聚集的规律,手把手传授打捞技巧。当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在摇晃的船上持续弯腰作业、拖动沉重漂浮物的体力消耗后,才深刻理解“日复一日”四字背后的分量。毕家培指着船舱里刚打捞上来的塑料瓶、枯枝败叶说:“这些看似零碎,放任不管就会破坏水质、影响行洪。守护母亲河,就得从这一竿一网做起。”“脏了我一人,干净千万家,值!” 他朴实的话语,伴随着队员们额角滚落的汗珠,沉甸甸地砸进年轻的心田。
图为实践队员进行清漂实践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。只有亲手拿起工具,在烈日下、在船板上真正干过,才知道清漂工作的不易,才明白毕队长21年如一日坚守的崇高。”实践团队成员李宇轩抹去脸上的汗水,深有感触地说。亲历清漂,让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从课本上的文字,转化为臂膀的酸胀与肩头的责任,学子们对“守护”二字有了刻骨铭心的具象认知。
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向爱盟全程参与了此次实践。他表示,选择与毕队长同劳动、共流汗,是本次社会实践设计的核心环节。“躬身实践是最好的课堂,汗水是青春最深刻的注脚。 让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治水之艰,在对话中感悟坚守之志,这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。毕队长用行动诠释了‘中国好人’的精神内核,为学生们树立了最鲜活的人生榜样。”
图为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向爱盟与毕家培进行交流
汗水浸透的衣衫,晒红的脸庞,磨砺了青春,也淬炼了信念。黄柏河上,清漂船承载的不仅是一位模范人物的初心,更搭载了一群青年学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躬身实践与庄严承诺。他们在河畔留下的足迹与汗水,正悄然汇入守护绿水青山的时代洪流,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的护水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