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动2026红花郎春晚季、共创衍生节目《开门迎春晚》、落地“红花郎·寿宴礼重阳”活动……近期,红花郎通过一系列紧密的品牌动作,释放出强劲的市场信号。
这一信号随着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采访内容在CCTV-1、CCTV-2、CCTV-9、CCTV-13央视四大核心频道的持续播出,引发了行业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。汪博炜在采访中表示,红花郎将一马当先献礼马年春节,服务消费者幸福生活。

从“参与者”到“共创者”,红花郎×春晚生态圈持续深化
央视多频道、多时段的聚焦报道,既让全国观众见证了郎酒“顺天应时”酿好酒的产业坚守,也率先揭开了红花郎携手春晚IP的序幕。
回溯过往,红花郎与央视春晚的缘分,早已刻入品牌基因。从2009年开始,红花郎连续三年独家冠名央视春晚“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”节目评选活动,红红火火的红花郎伴随春晚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节日记忆。

近年来,从在春晚舞台自然露出、与春晚小品巧妙互动自然融入剧情、再到在春晚当天联动全球多地标点亮“中国红”,红花郎持续探索着与春晚的深度融合方式。
从春晚前的节日氛围、到春晚当天;从国内延伸至海外,红花郎一步步完成了从“春晚的参与者”到“春晚生态圈的共建者”的角色升级。这种升级,不仅让红花郎的品牌曝光更具场景感与情感温度,更让红红火火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不断强化。
而在马年即将来临之际,再度启动红花郎春晚季、与总台春晚共创衍生节目《开门迎春晚》的红花郎,将为国民的春节记忆再添怎样的华彩篇章,也让大众格外期待。

共酿国民习俗,“红红火火”渗入生活肌理
“红花国色,红红火火”,这不仅是红花郎的视觉特征,更是品牌致力传递的情感价值。通过多年与春晚的深度合作,红花郎成功地将其“红火”的意象,与中国人对团圆、喜庆、吉祥的春节情感完美缝合。
但红花郎的场景叙事,并未止步于春节。可以清晰地看到,“喝红花郎,看春晚”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性场景的同时,也正在向更广阔的生活场景蔓延。
今年重阳前,红花郎在广东地区发起“红花郎·寿宴礼重阳”系列活动,让这一抹熟悉的红色,浸润到孝亲敬长的寿宴场景中。

重阳时节,红花郎还邀请了50对乐龄长者亲临郎酒庄园,开启为期三天两晚的庄园之旅,将品牌的温度从产品体验延伸到人文关怀。接下来,红花郎还将在广东举办多场千叟宴,邀请更多乡贤长者共享“红花郎寿宴”,让红红火火的“孝亲”文化走进烟火日常。
可以看到,以“红火”为纽带,红花郎持续拓展情感场景的边界,让“红红火火”的价值主张,成为贯穿国人重要人生节点的情感寄托,真正扎根于生活肌理之中。
赋能美好生活 红花郎的品牌“贮能”之道
多场景赋能美好生活,渗入消费者生活肌理,不仅让红花郎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度联结,更是为红花郎积蓄了长期价值。
这一品牌价值的积淀,正是源自红花郎对国民级文化场景的深度参与。行业专家认为,红花郎品牌与央视春晚的长久同行,是一条高效且深刻的品牌“贮能”之路。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,春晚作为为数不多能“凝聚全民注意力”的国民IP,其背后是数亿人的情感共鸣,这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链接提供了绝佳载体。

基于这一核心逻辑,红花郎深度根植春晚生态圈,在最具国民情感浓度的时刻,以“经典”对接“经典”,以“传承”呼应“传承”,持续将一瓶美酒的具体形象,融入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中,让红花郎不仅收获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,更实现了从“产品”到“文化符号”的升维。
从“中国红”的视觉共鸣出发,到“红红火火”的情感价值共创,再到陪伴国人欢度佳节的情感共鸣,红花郎的品牌贮能之路,本质上是与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的同频共振。
这份同频共振的力量,也将推动品牌持续向前。相信随着红花郎持续融入更多生活场景中,将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更鲜明、更温暖的品牌印记。而这份通过长期耕耘所积蓄的品牌势能,也将持续为红花郎的长远发展注入不竭动力,推动其稳步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