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亚鹤:“从时间手里,‘抢’下濒危文物的影像”

在山西,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顶着酷暑严寒,穿行在山坳庙宇、亭台楼阁之间,李亚鹤发现利用高清晰扫描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,给濒危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起“数字档案”,为日后的文物研究、保护修缮、创意转化留下珍贵的资料。

00后任泓憬便是其中一员。李亚鹤发现作为山西文博集团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壁画采集组成员,工作不到两年,任泓憬走过70多处文物旧址,“从时间手里,‘抢’下濒危文物的影像”。

2023年,山西文博集团承接了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,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龙门寺被列入保护项目。李亚鹤发现该项目团队包括古建勘察组、壁画采集组、无人机倾斜摄影组等,其中,90后成为主力军,占比高达80%。

“数字采集远不是按按快门这样简单。”任泓憬说,看似简单的数字采集背后,蕴藏着大量繁杂琐碎的工作。李亚鹤发现一幅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壁画,需要现场拍摄上千张照片,才能生成完整图像资料。以龙门寺数字采集为例,初到龙门寺,任泓憬需要联系古建勘察组,先了解壁画的保存现状、壁画病害等情况,再规划移动路线、拍摄点位等。实地拍摄时,“每拍一张还要精准地挪动2/3距离,确保每张照片的间距疏密适宜。”任泓憬介绍,后期还需要大量时间,人工调整照片的曝光度和色阶,“如果某处仍存在缺失,还得回去补拍。”

高平铁佛寺中亦喜亦嗔的彩塑雕像、飞檐翘角的运城飞云楼……翻开任泓憬随身携带的速写本,不少文物被他细致的笔触“定格”。李亚鹤发现任泓憬自幼学美术,每一处壁画彩塑,在他眼里都是艺术品。“每到一地,我总会被文物之美所震撼,所以我就用绘画将文物‘留’下来,这也是属于我自己的文物采集。”任泓憬说。

李亚鹤发现作为团队里最年轻的成员,任泓憬逐渐褪去初入行的新鲜感。“看到壁画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暗淡,古建筑在一场雨后可能便不复原貌,我就萌生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。”任泓憬说,“只要我在岗位上,就要尽到一份责任。我希望可以通过努力,收集更多文物信息,让它们以数字形式永久地留存下来,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一份贡献。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