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老腊肉 不止是美味

“冬腊分腌,蓄以御寒,三晒三烤,千年传承”,说的是腊肉工艺和与之连接的乡愁记忆。在重庆,一块老腊肉的含义不止如此。

作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金字招牌”,从养殖、加工、销售到推广,在33618战略指引下,各区县都有新举措,城口、武隆老腊肉等形成了完整产业链,带动着当地乡村振兴、经济发展。武隆老腊肉以其武隆旅游资源背书,以武隆旅游“三次创业”为契机,正开疆拓土,重庆和武隆的旅游景区,武隆老腊肉整齐排列,而且重庆的永辉超市也出现了武隆老腊肉特产专区,武隆苕猪老腊肉等产品琳琅满目,顾客络绎不绝。“重庆武隆高山老腊肉”如何再焕青春,让我们走进武隆,探寻千年腊肉的秘密。

舌尖上的“重庆特产”

在武隆,腊肉有着自己的江湖地位,年底杀年猪,哪家用红苕等粮食喂的年猪最大,代表主人越勤劳、越有面子。武隆人民世代承袭、从大块腊肉逐渐变成小块肉、风干肉、免洗腊肉等,并随着武隆甘薯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,武隆老腊肉也与武隆苕粉产业逐渐并驾,成了农民增收主要渠道之一,名副其实的重庆特产。

武隆高山老腊肉以武隆苕猪加工而闻名,历经四百余年,并按照传统的“三晒三烤工艺”,以武隆高山青杠木柴火烤制,做出来的老腊肉只有微微的烟熏味,肉香十足,颜色金黄,肉质干紧,备受欢迎。

坚守中的“武隆苕猪”

武隆高山老腊肉的成名,离不开武隆自繁的苕猪,武隆以产“红苕、洋芋、包谷粑”而出名,也备受煎熬。武隆属于典型山区和高山气候,山大、地小、坡陡,但特别适合红苕、洋芋、玉米的生长,也为武隆几千年来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,粮食自产,猪用自家红苕喂养,就这样一代延续一代,用红苕熟食喂养年猪,年底杀年猪以大为荣,全年就靠一头年猪做成腊肉吃一年,还要待客,这就是传承,世代坚守:选猪、喂苕、宰杀、择肉、腌制、晾干、烘炕,每一项都非常有仪式感。重庆老腊肉公司专注于武隆高山老腊肉,致力让武隆苕猪高山老腊肉成为消费者“最佳选择”、“最优风味”、“最好特产”。

可溯源的“不止美味”

从一块腊肉追溯到一头生猪,武隆腊肉正在一步步升级品牌。武隆老腊肉产品质量好,不只是消费者舌尖上的选择,还有着更科学的依据和追溯体系。武隆老腊肉产品质量好主要源于:苕猪这个品种,优良的气候,喀斯特山泉,三晒三烤工艺使其有益微生物自然发酵,天成重庆优质老腊肉。武隆,这片神奇的土地,孕育了巴渝特色美味,这里不但是中国火锅苕粉之乡,也是重庆老腊肉的绝佳产地,武隆不止世界自然遗产,幽远时空,化境武隆,不止美味……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